崩坏:星穹铁道游戏中的托帕专武详解与评估
托帕专武:强大效果与配合能力
托帕专武·烦恼着,幸福着
先分析一下托帕专武
结论在小节末尾
首先来说,托帕的专属武器是非常强大的。
在白值方面,它具备了五星光锥面板的标准白值,攻击白值仅次于饮月的专属武器。
在被动能力方面,它有18%的暴击率,符合五光锥模板的标准。
而且,这把武器还有30%的追击增伤,非常适合搭配托帕使用,因为托帕的所有伤害都被视为追击。
最后一个被动能力是这把武器的重点之一,让我们一起来详细解读。
当装备者成功追击目标后,目标将获得一层"温驯"标记,最多叠加两层。
每层"温驯"标记会使目标受到的暴击伤害提高12%。
与托帕自身的"负债证明"不同,"温驯"标记只能对一名敌人生效。
而且,“温驯”效果没有持续回合,也就是说它会永久生效。
只要托帕的速度足够快,通过普通攻击就可以让所有敌人获得24%的暴击易伤状态。
这种易伤状态会对我方所有的伤害产生影响,不仅仅限于追击伤害。可以说,这个智能小帮手的效果类似于符玄一命,但是略微减弱了一些。
托帕的专属武器具备18%的暴击率增加、30%的伤害增加和24%的暴击伤害增加效果。这些数值已经达到了标准限定武器的水平。而其特殊特点则是,这24%的暴击伤害加成可以与同一队伍的其他队友共享,这正好适合需要与队友配合进行追击的托帕角色。
总体而言,崩坏:星穹铁道中的专用武器的强度非常突出,可以被视为收益最高的一种选择。
关于托帕光锥的下位替代,可以考虑选用其他具有相似属性和效果的武器来替代,以满足不同的战斗需求。例如,可以考虑使用具有高伤害输出和良好控制效果的其他武器作为替代选项。
攻击提升效果适配度低,不推荐使用。
星海巡航技能的攻击提升效果需要消灭敌方单位才能触发,对于专门攻击单个目标的托帕而言并不太适用
即使在游戏开局时清理小怪可以触发攻击加成,但随后很难再有闲暇去处理小怪了
这句话的整体适配度不太高,所以不太推荐
另外还有两张五星光锥,它们也不太适合用于托帕
希儿的专属武器暂且不谈攻击速度是否满值。
假设携带艾丝妲,并完全触发被动技能,但仍无法增加追击伤害。
这个角色的攻击力较低,只能增加18%的暴击率,相当于在战斗中具备非常有限的输出能力。
而如泥的覆盖率太低,这意味着它无法达到整体攻击范围的1/3左右,因此不适合使用。尤其是在托帕这样的角色中,他的伤害主要来自于回合外的攻击,所以无法像传统巡猎那样通过提高暴击率来扩大攻击的有效范围。在四星光锥中,只有论剑相对较为出色。
论剑对于单体攻击特效与托帕之间的契合度非常高,非常容易打满伤害输出。
当技能熟练度达到80%时,专属武器的伤害增加效果最为显著,超过其他武器的增伤效果。
其他四种星光锥的亮度普遍较为暗淡,因此不太建议推荐使用。
对于其他角色的使用,请留意:
在其他的巡猎角色中,只有彦卿具备额外的攻击能力。
然而,他的追击频率并不稳定,有时候触发的概率也不高,并且只能对单个目标进行追击。
因此,如果想要获得24%的暴击伤害提升,启动速度会相对较慢。
光锥分析及推荐
吃满后,双倍提升的数值与被动触发时的数值相差不大,整体强度接近于吃如泥时的效果。彦卿的抽取并没有明显优势。
对于托帕的专属武器,其威力非常强大,在限定光锥中处于最高级别。由于其特殊机制,只有论剑模式能更好地适配,其他巡猎成员除了彦卿外无需特别抽取。
对于卡池中的四星光锥进行分析,结论将在下一节末尾给出。
看似优秀
但在其之上
与满精星神相比,叠满层数的困难程度较高,克拉拉的大招以及饮月的战技均缺乏伤害效果,而镜流则很少使用普通攻击,只在牺牲一次回合的战技后才会采用普通攻击。只有在场上同时合适且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两个毁灭卡牌的策略,因此它的价值并不高,不推荐刻意抽取。决心则如同闪耀的汗珠一样。
一种广泛使用的虚无减防光锥是给佩拉加注,以提高其群体减防效果。由于镜流也很强,给佩拉装备满精决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活动光锥的回能和命中效果,哪一个更好。
可以考虑选择使用沉默技能,它的减防效果相当出色。
场上目标小于等于2时才能触发暴击提升,因此在清除小怪之前只有少量攻击加成。触发条件过于尴尬,不适合当前的忘却环境。不推荐进行抽取。
关于四星光锥的总结:
在所有四星up光锥中,只有决心具有一定的抽取价值。但并不是非常必要,佩拉使用活动光锥也是不错的选择。建议不要刻意去抽取四星光锥,整体推荐度并不高。
总结
以上就是本文对崩坏:星穹铁道中托帕专武的一番详细的解读和分析。通过全面的剖析,可以看出这款专属武器提供了相当深厚的战斗力,它不仅能大大提高托帕自身的伤害输出,还能通过特殊的被动效果提升整个队伍的暴击伤害。同时,我们也深入思考了托帕光锥的下位替代,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游戏策略参考。总的来说,托帕专武的强大实力及其兼容性,将在战斗中发挥关键的决定性作用。欢迎大家来我们网易云游戏的平台上进行相关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