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星穹铁道新角色黑天鹅攻略及星魂配置建议
黑天鹅攻略详解
帕姆:崩坏:星穹铁道2.0大版本迎来了全新的角色登场,开拓者的加入让游戏体验焕然一新。
冻梨:她的出现让人感受到一股优雅之美,无论是外形还是技能,都展现出非凡的优雅和魅力。
黑天鹅角色的攻略终于来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技能加点吧~
首先是技能加点顺序,额外能力>天赋>战技>终结技>普攻。在行迹方面建议点满,这样可以为黑天鹅带来28%的攻击力提升、14.4%的风属性伤害提高以及10%的效果命中,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条哦。
此外,本攻略还包含了黑天鹅的星魂光锥优先级、遗器推荐以及队友选择等内容,相信对你会有很大帮助哦~
黑天鹅的游戏玩法主要围绕着名为【奥迹】的特殊机制展开。除此之外,其余技能则被设计为辅助这一机制的发挥。玩家们通常会尽可能提升高等级的天赋,以增加【奥迹】的基础倍率。这样一来,玩家便能更好地利用黑天鹅的能力在游戏中取得优势。
建议对黑天鹅的星魂进行配置时,优先选择0星魂,其次是1星魂,然后是光锥「重塑时光之忆」,其他星魂排在后面。其中2星魂可以在虚构叙事中发挥更加出色的效果,选择2+0还是1+1取决于你偏向哪种玩法。
2、6星魂在游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分别提升了泛用辅助能力、对群输出能力和让【奥迹】的叠层更加轻松。这些星魂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对于玩家来说具有极大的帮助。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不断提升星魂来增强自己的实力,提高角色的各项能力。因此,玩家们需要重视并合理利用1、2、6星魂的作用,以便在游戏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光锥推荐:
5星光锥「重塑时光之忆」是一把推荐的武器,它能提高角色的输出能力。
这把光锥带来了伤害期望提升,具有40%的命中加成、20%的攻击加成以及28.8%的无视防御效果。
使用这把光锥能显著提升黑天鹅角色自身的输出上限。
使用4星光锥进行跃迁常驻,配合「猎物的视线」可达到90%的伤害期望。同时拥有40%的命中和48%的持续伤害增伤。这使得黑天鹅目前的输出上限得以提升。
商店现推出全新4星光锥「好戏开演」,拥有80%的伤害期望、30%增伤和36%的攻击力。这款光锥的获取方式非常简单,基本代表了黑天鹅的输出下限。
这款游戏以其独特的虚构叙事和模拟宇宙环境而闻名。在游戏中,玩家可以体验到新手任务的刺激和挑战,同时还能获得活动限定的4星光锥武器。这把武器虽然伤害略低,但却能提升终结技循环,具有40%的命中率以及每次攻击能够降低对方8点防御并回复自身能量。这些特性使得这把武器在游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玩家能够更好地享受游戏的乐趣。
遗器推荐与配队建议
外圈遗器推荐:
首选推荐「幽锁深牢的系囚」,因为它提供了12%的攻击和18%的无视防御,非常适合黑天鹅dot队的玩法。次选推荐是「攻击、速度、增伤2+2组合」,因为它们能够快速成型,而且与dot队的玩法相适应。如果已经选择了dot队玩法,建议多投入资源刷「幽锁深牢的系囚」,因为它实在是太值得了。
内圈遗器推荐:
首选推荐是「泛银河商业公司」,因为它提供了10%的命中和25%的攻击。另外还有「苍穹战线格拉默」,提供了18%的增伤和12%的攻击。次选推荐是「太空封印站」,提供了24%的攻击。建议词条内容: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装备主词条来提升角色的战斗能力。比如,选择躯干命中>攻击、脚部速度>攻击、位面球风伤>攻击、连结绳攻击/充能等主词条,可以有效提高角色的攻击能力和战斗效率。此外,玩家还可以通过装备副词条来进一步强化角色的能力,如命中、速度和攻击等。合理选择和搭配主副词条,将有助于玩家在游戏中取得更好的表现和战斗成绩。
建议充分利用黑天鹅的实战能力,尤其是120%效果命中和额外能力命中转增伤。此外,【奥迹】能够以100%的命中占比最大的30%效果抵抗敌人(包括普通和精英敌人)。如果你的黑天鹅遗器副词条的效果命中已经非常高,甚至接近120%,那么考虑将副词条换成攻击躯干,以应对不同的战斗情况。要灵活运用这些能力,以取得最佳效果。
命中达成计算为:120%-行迹10%-躯干43.2%-外圈泛用河10%-光锥40%=16.8%
配队推荐: 经典dot队:卡芙卡+黑天鹅+阮梅/桂乃芬+藿藿/其他生存位 风弱优势环境:桑博+黑天鹅+阮梅/艾丝妲+藿藿/其他生存位 直伤队副c:利用黑天鹅降防、易伤、对群输出、多负面,可担任大部分直伤队伍的增益辅助位,顺带补一些对群伤害
总结
总结一下,本文详细讨论了《崩坏:星穹铁道》中新角色黑天鹅的相关攻略。首先明确了技能加点的优先级,突出了额外能力和天赋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行迹的详细加点建议,以提高黑天鹅的攻击力和风属性伤害。接着,文章提供了星魂配置的抽取建议,特别是0星魂到1星鹤的推荐顺序,和对于特定星魂的效果说明,帮助玩家根据自己的游戏风格进行选择配置。帕姆的评价和冻梨的详尽攻略,旨在帮助玩家更好地掌握并享受游戏。欢迎大家来我们网易云游戏的平台上进行相关交流讨论。